門診來個三十歲男性,上班族,在辦公室長期頻繁使用拇指的動作,例如滑手機、玩手機遊戲、書寫、打字,這次來抱怨手腕痛的要死,有一次摔倒的時候壓到手腕之後更是痛的無法工作,在紅腫退了之後狀況都沒有改善,同時關節比較僵硬,所以想要尋求額外的幫忙,做了理學檢查後,確認是「媽媽手」於是幫他安排了伸肌腔室鬆解手術,術中使用防沾黏凝膠避免術後沾黏,同時關節腔做羊膜植入,術後他說手腕活動的不舒服有立即的緩解,關節活動也有改善,只剩開刀傷口微微的疼痛,手外科真的很有趣,小小的鞘膜剝離卻能大大地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媽媽手:
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又稱狄魁文氏症,長期過度使用手腕和重覆涉及腕關節上的橈骨和尺骨的活動可能導致潛在的肌腱發炎,不斷地刺激使手背橈側(靠近姆指側)肌腱周圍的腔室腫脹,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受到限制。
為什麼叫做媽媽手呢?則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末期,賀爾蒙的改變易使滑囊跟關節發炎,另外,媽媽在做家事時常常過度使用大拇指,所以這個症狀才被統稱為「媽媽手」
治療:
1、適度的休息。
2、物理治療:熱敷、超音波、雷射、運動治療
3、藥物治療:口服止痛、局部注射。
較為侵入性的
4、類固醇注射、葡萄糖水注射、再生治療
如果所有以上的方法也未能改善患者的情況,那手術可能是患者的選擇,只要將發炎的腱鞘鬆開,讓肌腱能恢復正常活動和消除疼痛。
註:本文內容資訊及照片,僅作為醫療資訊介紹及分享,治療效果可能因個人體質及術後保養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
留言
張貼留言